雖然數位相機已經流行許多年了,我還是一直使用我的Nikon傳統底片單眼相機。沒有加入數位相機的行列,主要是因為喜歡使用單眼相機,單眼相機較能享受攝影的樂趣,而現在的數位單眼相機(DSLR)既貴又笨重,實在引不起我購買的慾望。再者,我的相機才不到5歲,功能正常好用,如果換了數位相機,那它怎麼辦?我是蠻戀舊的人,這麼早要它告老還鄉,還真有點捨不得。
科技的進步使人類的慾望永遠無法滿足,數位相機的便利性終於讓自己妥協,產生新的慾望,進入雖煩人但有趣的採購分析評比過程。雖然近一年來數位單眼相機價格稍有下降,入門機種的體積和重量也漸小,但仍嫌笨重,也認為技術和產品未達成熟階段,須要再等待一陣子才能見到夢幻機種。
因此,把目標轉為先購買消費型口袋機,作為方便生活記錄的隨身機,真想要使用單眼相機時,再把現有相機請出來(這樣又可延長它的服務年限,想得真美)。
基於完美主義者的個性,設定了如下的標準(依我認為的重要性依序條列):
1、能拍3:2比率的相片→大部份品牌都是4:3,洗4x6的相片時會被去頭截尾
2、至少28mm等效焦長的廣角→拍風景、室內、團體照時較好用
3、有光學或CCD防手震→輕薄短小的口袋機有好的防手震是重要的
4、至少2.5吋及20萬畫素解析度的LCD→較舒適的取景
5、有光圈先決的手動選項→比傻瓜相機多一些攝影樂趣
6、有光學或電子觀景窗→在強光下或電力不足時可用
7、6百萬畫素→夠多了
8、優美的外觀→加分題
9、合理的價位→越低越好(廢話)
10、etc.
經過數月來不厭其煩的survey與等待,可以跟大家報告的是,這種完美的消費型機種不存在,我要求太多了。各家廠牌的專長和強調的重點都不一樣,有這個就沒那個 。Canon不能拍3:2比例,Nikon只有P3/P4有光學防手震,Casio沒有光學或CCD防手震,Sony用自家記憶卡不考慮,廣角達28mm的只有少數幾個機種有。最後,接近理想的入圍者只有:Panasonic的FX01、LX1和Ricoh的R4。LX1的規格最好又造型優美,但價位偏高、體型稍大。 R4的規格也不錯,可是對它的造型不滿意。
所以,就敗了水貨(講平行輸入較好聽,比公司貨便宜3000元)的Panasonic FX01,它符合我設立的第1、2、3、4、7、8項條件。至於真正的功能表現,就等以後慢慢測試了。
- Jun 02 Fri 2006 16:02
買了第一台數位相機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